即將到來的6月,4年一次的全球足球盛宴世界杯將在俄羅斯舉行,但硝煙不只是在球場上,球場外的各家媒體也在拼搶。
5月29日,優酷宣布獲得2018世界杯新媒體直播權,這一消息令業界驚訝。因為早在2017年年底,央視就獲得了2018~2022年國際足聯各項賽事在中國大陸的獨家全媒體版權,之后央視也發表聲明,重申“獨家版權”,不會對外分銷。為何在今年選擇放開?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大勢所趨”。
經過3天談判未透露價格
29日早間,優酷正式宣布成為2018世界杯央視指定新媒體官方合作伙伴,并拿到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包括賽事直播、視頻點播、賽場花絮等多項權益。這意味著,本次世界杯(2018年6月14日~7月15日)期間,國內用戶將能夠直接在優酷手機客戶端和PC端觀看64場世界杯比賽高清直播。這也是中國互聯網主流視頻平臺首次拿到世界杯的新媒體直播權,同時意味著優酷正式向體育內容生產進軍。
眾所周知,世界杯是價值極高的全球體育賽事資源,其轉播權在全球各地區均是高價取得。根據國際足聯(FIFA)的財報,2014巴西世界杯為其帶來的收入共計48億美元,收入主要來自三個部分,分別為轉播權收入、贊助商收入以及門票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50%、33%以及11%。可見,轉播權收入已成為世界杯主要的收入來源。
優酷方面表示,授權經過了3天的談判,但并未透露價格。體育營銷咨詢公司關鍵之道CEO張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個人覺得(版權費)會過千萬。”
有數據預測,2018年世界杯國內觀眾人數有望突破10億,相比2014年巴西世界杯將明顯增長。而且由于俄羅斯和中國時差僅5小時,這意味著絕大多數比賽將在北京時間凌晨前開賽,如重頭戲揭幕戰和終決賽開賽時間都是北京時間23時,正是國內用戶看球的黃金時間。
張慶認為:“現在的90后、00后的年輕一代消費者多用移動端來觀看體育比賽,這種情況也開始成為一種趨勢。優酷拿到世界杯的新媒體直播權對于獲得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關注和對流量的帶動,會產生幫助。”
新媒體更有優勢
2017年11月,據新華社報道,中央電視臺和國際足聯共同宣布,中央電視臺獲得2018~2022年國際足聯各項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全媒體版權,合約包括的賽事有: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2019年法國女足世界杯和2021年聯合會杯,以及國際足聯旗下的U系列賽事等。
世界杯無疑是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把觀眾注意力推到一個峰值的一個現象級賽事。張慶表示,這種全球性事件是很難找到的,它的受眾價值高,媒體價值必然高,因此世界杯的版權費呈不斷攀升的趨勢。
據騰訊體育報道,盡管央視與國際足聯方面都未透露終成交費用的數字,但有圈內人估測將在3億~4億美元。當年獲得2002、2006年兩屆世界杯時,央視付出的代價僅2400萬美元,而到了2010、2014年兩屆世界杯時為1.15億美元。
實際上,擁有世界杯版權40年之久的央視,也在近幾年將世界杯轉播權漸漸收緊。從電視轉播權來看,央視是在世界杯開幕前,將版權分銷給各地方電視臺,每場標價十萬到上百萬元。
2010年新媒體時代開端,央視選擇了版權分銷,并從每家網站身上都賺取數千萬的版權費。但到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新媒體的強勢崛起讓央視的廣告商受到沖擊。據“體育大生意”報道,即使彼時新媒體版權費已經高達5000萬美元,央視仍然只是選擇將點播回看權以15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6家視頻網站,并且還滾動著“看世界杯,只在CCTV”的廣告語。
不過,今年央視竟然意外地銷售了新媒體的直播權。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大勢所趨”。張慶認為,年輕受眾部分轉向新媒體是必然,但電視屏的基本盤仍在,對于足球迷來講,還是會通過大屏去看焦點賽事。移動端則解決了便利性的問題,從精彩集錦等短視頻來講,可能新媒體會更有優勢。
世界杯賽事轉播權售價也是一直水漲船高,不僅使FIFA、賽事承辦國獲益頗豐,各區域轉播權的買斷方通過出售廣告位、轉播權分銷等方式也有較好的收益。據統計,央視2014巴西世界杯廣告收入超過15億元人民幣,漲幅超過50%。